便攜式紅外散射濁度儀是一種基于紅外散射光原理設計的水質檢測設備,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污水處理、飲用水安全及工業過程控制等領域。其核心原理是利用860-880nm波長的紅外光源穿透水樣,懸浮顆粒物對光產生散射效應,90°方向的光電傳感器捕捉散射光強度,通過微處理器將光信號轉化為濁度值(NTU/FTU)。該波段可有效規避水樣色度干擾,確保測量準確性。
設備設計注重便攜性與實用性,主機采用人體工學曲線設計,配備防滑橡膠墊圈,重量普遍控制在0.5-1kg之間,便于手持操作。典型型號如PTU-300,其傳感器尺寸僅直徑24mm×135mm,可適配狹小檢測空間。防護等級達IP66-IP67,支持潮濕環境作業,部分型號如TS100型更將工作溫度范圍擴展至-10℃至60℃,滿足極d環境需求。
便攜式紅外散射濁度儀是用于快速測量液體濁度的儀器,其操作步驟通常包括準備、校準、測量、數據記錄與儀器維護等環節,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準備
儀器檢查
檢查儀器外觀是否完好,確認電池電量充足(可通過開機自檢或電量指示燈查看,低電量時需及時更換電池或充電)。
檢查測量窗口(發射和接收紅外光的鏡片)是否清潔,若有污漬,用專用鏡頭紙輕輕擦拭,避免刮傷。
樣品準備
采集待測試樣,確保樣品無氣泡(若有氣泡,可靜置片刻或輕輕搖晃釋放)、無明顯雜質沉淀(必要時先過濾,但需注意過濾可能影響濁度值)。
若使用樣品杯,需提前用蒸餾水或待測樣品沖洗2-3次,避免殘留雜質干擾測量。
二、儀器校準(s次使用或長期未使用時必須進行)
開機
按下電源鍵,儀器開機后進入自檢狀態,待顯示屏穩定顯示“0”或校準模式后,方可進行下一步。
零點校準(用純凈水/蒸餾水)
將裝滿純凈水(或儀器配套的零濁度標準液)的樣品杯放入測量槽,確保杯壁無氣泡、完q貼合槽內定位標識。
蓋上測量槽蓋(避免外界光線干擾),按下“零點校準”鍵,儀器顯示“校準中”,完成后提示“零點校準成功”。
跨度校準(用已知濁度的標準液)
取出零點校準用的樣品杯,換上裝有標準濁度液(如100 NTU)的樣品杯,同樣確保無氣泡、定位準確。
按下“跨度校準”鍵,儀器自動識別或手動輸入標準液濁度值(根據儀器型號操作),校準完成后提示“跨度校準成功”。
三、樣品測量
放置樣品
將處理好的待測樣品倒入干凈的樣品杯(約2/3高度),擦凈杯外壁的水珠或污漬,放入測量槽并蓋好蓋子,避免光線進入。
開始測量
按下“測量”鍵,儀器啟動紅外散射光檢測,顯示屏實時顯示濁度值,待數值穩定后(通常3-5秒),記錄測量結果(單位一般為NTU)。
重復測量
對于同一樣品,建議測量2-3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以減少誤差。若測量不同樣品,需更換樣品杯或徹d清洗后再使用。
四、測量后操作
數據記錄
及時記錄測量結果,包括樣品名稱、測量時間、濁度值等信息,部分儀器支持數據存儲或導出,可按說明書操作。
儀器清潔與關機
取出樣品杯,倒出廢液并清洗干凈,晾干備用。
再次檢查測量窗口是否干凈,若有殘留液體,用鏡頭紙擦拭。
長按電源鍵關機,將儀器放入專用包裝盒,避免摔碰或受潮。
五、注意事項
校準用的標準液需在有效期內,且保存于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
測量過程中避免震動儀器,環境溫度應盡量穩定(通常建議15-35℃)。
若儀器出現讀數異?;蛐适?,可重新校準或聯系售后維修,切勿自行拆解。
